泰国导演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片子,泰文原名是Sang sattawat,英文翻译成Syndromes and A Century,我看到网上的中文翻译是“世纪症候群”,我不喜欢,更愿意咬文嚼字地翻译成“症候群与一个世纪”。只不过我是从英文转译,倒不知和原意是不是越行越远了。
这部片子谈不上晦涩,比较明显的是分成两个部分,先是旧时军队医院,后是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医院,一样的人物,几乎一样的对话,不同的是故事发 生的年代。但是电影并不只是过去和现在的比较,在第二部分中主人公提及了一个尚未建成的医院,镜头所见,是一片钢筋林立的工地,分明是作者有意延伸他的思 考,把触角指向未来。但是到底他做的是怎样的比较,第一段和第二段里盘根错节的人物有怎样的对应关系,我觉得还需要再看一遍才能厘清其中奥妙。再一个就是 传统和现代的对照,科学与非科学的对照。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观众一个暗示,片中用了许多佛像和雕像的对比镜头,这样直露的表白实在比那个对准男主人公和女朋友接吻后隆成一团的裤裆的那个镜头更让人扫兴——我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是否过于浅显,但我觉得这电影除了玩弄一下这些花头之外别无深意。也许这结论是莽 撞了,听说导演的前一部片子“热带疾病(Tropical Malady)”要好很多,也许有机会看看能有更多启发。
回来看了下纽约时报,A.O. Scott的影评也没有说出什么名堂。倒是有一个信息颇为有趣:据说这部片子“were suggested by events in the lives of the director’s parents before they became a couple”。不过,这对理解电影本身,似乎也并没多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