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的八卦

从上个星期天开始,联合国大会又在曼哈顿岛中城东侧的联合国总部拉开了帷幕。这个一年一度的世界元首峰会已经在纽约举办了64年,纽约人早已对从一大道到二大道42街到45街之间的这一块小区域重兵囤积、随处可见狙击手的景象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不过,每年都还是会有一些值得回味的花边趣闻让纽约人口水八卦一番。这倒也不枉当年纽约人捐地让联合国在东河之滨落脚的一片慷慨之心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联大召开,总是会有两个活跃的群体出现在纽约的街头。他们一样扛着标语牌,向路人散发传单——当然,那些传单上的内容不是宣传他们自己的主张,而是对他们敌人的攻击与声讨。

其中一群人抗议的是伊朗总统内贾德——今年他以极其争议的方式再度当选,使得对他的口诛笔伐达到另一个高潮。在西方社会,内贾德绝对是全民公敌。记得2007年时哥伦比亚大学拟邀请当年参加联大的内贾德到校发表演讲,结果消息传开在全美引发轩然大波,舆论一边倒几乎全是反对的声音。虽然哥大在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力挺之下顶住了压力,内贾德的演讲在一波三折之后也如期举行,但哥大校长布林格还是在演讲前的致辞中毫不客气地说“总统先生,你展现了一个狭隘、残酷的独裁者所拥有的一切特征”。今年6月我去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也在街头看到了声势浩大的反内贾德游行。

纽约街头的反内贾德宣传车。灯箱上的字写的是“谋杀、折磨、强奸——把内贾德绳之以法。

至于另一群人,则是在海外华人社区早已成为过街老鼠的某功练习者,他们穿着中国的传统服装吸引眼球,传单里却是讲他们如何遭受镇压——他们是一股重要的抹黑中国的力量,不提也罢。

毫无疑问,当选总统后首度在联大公开亮相的奥巴马是今年联大的一大焦点。他演讲的时候,我们办公室里每个人都跑到NBC或联合国的网站上看直播。一向擅长嘴皮子的奥巴马,在联大的舞台上自然也是风生水起。而他演讲的内容也颇有些新意,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为坦诚、寻求合作的美国。比如他说,“我承认美国在推广民主的时候总是太有选择性(I admit that America has too often been selective in its promotion of democracy)”就让我心有戚戚焉。

而他被媒体引用得更多的一段话则是这么说的:那些过去责难美国在世界上单打独斗的人现在也不能看着美国独自解决世界上的问题而袖手旁观。不管是在语言上还是行动上,我们都已经开始寻求一个与世界合作的新时代。现在正是我们所有人承担我们各自的责任、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时刻(Those who used to chastise America for acting alone in the world cannot now stand by and wait for America to solve the world’s problems alone. We have sought — in word and deed — a new era of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And now is the time for all of us to take our share of responsibility for a global response to global challenges)。

但是很不幸的是,今年还有另一个首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重量级人物——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风头完全盖过了奥巴马。卡扎菲执政40年,却是首度受邀参加联大。到纽约几天以来,他已经成功地牢牢占据各份小报的大幅版面,演出内容比肥皂剧还精彩。首先是所有酒店都因为其他住客的抗议而拒绝他入住。他的随行人员只好退而求其次去租房,还不敢大肆声张,死活不透露来历,终于高价觅到一处民宅。但千算万算还是出现了疏忽,他们在与房主电子邮件交涉的过程中露出了马脚,因为他们使用的电子邮件地址清楚地表明他们是利比亚使馆的人,于是房主又不肯租了。最后卡扎菲只好在利比亚领馆里屈尊下驾。但这还没完,媒体很快爆出卡扎菲还租下了纽约地产大王川普(Donald Trump)在纽约北郊的一块空地,在那里搭上了帐篷准备开派对。结果空地所在的贝德福德镇(Bedford)一声令下,帐篷也被拆了。据说,利比亚人此前还冒充荷兰外交官在纽约市中心多个地方以及与纽约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州找地都接连受挫。

但是所有这些都只是小小的花絮,最精彩的一幕还是发生在联大的舞台上。首度登台演讲的卡扎菲丝毫不给联合国面子,不但当众撕了联合国宪章,还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称为“恐怖理事会(Terror Council)”。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卡扎菲口水横飞,惊人之语滔滔不绝。他说“甲型H1N1流感是某个国家为了军事目的而释放的细菌武器”,还要求彻查遇刺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死因,他甚至还说应该维护塔利班建立“伊斯兰酋长国”的权利。不过对于奥巴马他倒是嘴下留情,不但称奥巴马为“我的孩子”,还说“我们很高兴一个年轻的非洲肯尼亚人当选总统,奥巴马在未来四年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如果他永远担任总统,我们会感到高兴和满意”。

原本分配给每个元首的演讲时间只有15分钟——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点超时,比如奥巴马就说了半个多小时——但是说得兴起的卡扎菲,足足说了90多分钟才肯下台。不过,这并不是超时最严重的记录,据说卡斯特罗曾经发表过4个半小时的超长演讲。

演讲超时的直接受害者,除了可怜的同声传译,就是排在后面的演讲者了。于是乎,原本预定下午3点半开讲的xx,到了4点半才得以站上演讲台。由于网上直播没有原声、只有英文翻译的声音,我的西班牙同事Pedro好心地告诉我一个可以打进去直接听原声演讲的电话号码。不过,我只听了几分钟就挂了电话——听惯了那些真性情的精彩演讲,再听不温不火的中国式官腔,实在是没什么味道。Pedro不理解,我只好和他解释那些无非都是空话。也不知道Pedro能理解不,他还在为西班牙元首没有参加联大、失去了一个向世界展示西班牙的机会而懊恼呢。我只好半开玩笑式地安慰他,如今都已经21世纪全球村的时代了,不要再有什么国家观念,你不是西班牙人,我也不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人,而已。

所以说,并非只有中国人才有所谓的国家情结。来自哥斯达黎加的Diana,在她们国家的总统要来演讲时也是激动雀跃不已,特地请假去排队领听演讲的票——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属联合国系统,我们的办公大楼就在联合国总部的对面。结果,她不幸地没有领到票,撅着嘴回来了。

今年第一次亮相联大的除了奥巴马和卡扎菲还有不少人,其中就包括新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但我更感兴趣的却是他的夫人鸠山幸。这个出身宝塚歌舞团的日本第一夫人,之前就曾经被媒体狠八过一阵,因为她曾经很灵异地写书宣称自己坐过外星人的三角形UFO去过金星,还说自己吃过太阳。不过很可惜,虽然据说她来过我工作的这座大楼,我却没有机会碰到她。

几天的联大下来,值得八卦的政治人物还有不少。比如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也是一个充满个性和争议的人物,他的演讲让颇为关注中南美政事的Pedro和Diana直骂娘。中午外出吃饭的时候,迎面走来一群人,也让一干同事连声惊叹——被人群簇拥着的那个不起眼的人是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Mohamed Nasheed)。这个太平洋岛国,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很可能几十年后举国被淹不复存在的威胁,马国总统曾经表示要向别的国家买地举国搬迁,所以也算是曝光了一阵。

每年的联大,就反复上演着这样的政治秀,但是这样一个会议能有多大实际用处呢?正如马尔代夫总统在演讲时说的,20年来,马尔代夫等小岛屿国家不停地向世界发出有关气候变化威胁的警告,希望有一天这些警告会发生效用,但实际上,“我们心里知道你们并没有听进去”,随着会议曲终人散,一切依然照旧,以至于马尔代夫都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循环。

对普通人来讲,可能无暇也无法去顾及气候变迁、世界和平,所能关注的也就是那些八卦口水借以打发无聊罢了。当许许多多原本有头有脸、各自有着浓厚个性的的人物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往往能产生一种极具喜剧性的效果。数年前我在北京做记者,每年都会参加一些系统的“局长会议”,也就是把该系统在全国各地的局长都召集到一起开会,那时就对这种喜剧性深有感受。而现在,是全世界各国的首脑聚集在一起,想一想,那是多有喜感的一件事啊。

《联合国大会的八卦》有20个想法

  1. 本文插图,对伊朗总统内贾德的反对宣传,不是一般的雷人!
    这张海报的 设计 + 创意 简直是煞费苦心啊。。。
    搞政治,就是如此~~~

  2. 西方国家凡是有国际性的会议举行,就会有抗议和示威。许多人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跟自己有没有关系,就举着牌子上街示威去了。这可以说是一种民主,也可以说是一种盲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