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纽约

阴差阳错地去看了Sex and the City的午夜首映,既然看了,就说两句吧。

其实我一直把周围的朋友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喜欢Sex and the City的人,一种是不喜欢Sex and the City的人。我是老友记的死忠粉丝,还在中国的时候就把50张影碟翻来覆去看了五六遍,老友记的电影版,绝对是我必看的剧目。所以我是属于后一种人。但是拍成电影的Sex and the City,我认为比电视好看,至少让我这个男观众也津津有味地看完了,两个半小时看下来也不觉得长。

中国人把Sex and the City翻译成《性与城市》,来了纽约之后才知道,其实这个翻译是错误的,因为片名里的“the city”,不是泛指城市,而是专指纽约(因为加了定冠词)。

当然,这里面,隐隐透着纽约人发自骨子里的骄傲。Charlotte说自己每天都快乐,但住在LA的Samantha则说,自己上一次快乐是六个月之前,然后Carrie说,在LA都这样。电影院里发出一片会心的笑声——所以纽约人的骄傲是属于每一个骄傲的纽约人的。

电影里还有一个电视里没有的新角色,略略有画蛇添足之感,但是这个角色说的一句话,却也是只属于纽约的。Carrie问她,为什么到纽约,她说,to fall in love.

片中四人看完Bryant Park里流光溢彩的春季时装周走秀,走出室外回到现实中时,忘了是谁说了一句,“Oh, I miss New York”,言外之意,那个光鲜炫目流光溢彩的世界,才是纽约,我们身处的这个乱糟糟脏兮兮的城市才不是纽约——电影院里又是一阵笑声。这是只属于纽约人的自嘲。

并不是要剥夺其他城市的人欣赏这部电影的权利,但是,纽约人看这部电影,真的能看出许多不一样的味道。当你看到那么多熟悉的地名,街道,编织在故事里,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Miranda搬到了东百老汇,那里是中国城的延伸区,基本上已经被福建移民占领。所以看到电影里的他们从我熟悉的 F线地铁东百老汇车站出来,不禁油然涌出一种亲切。

电影里的Brooklyn,是纽约5个大区之一,Miranda在搬回Downtown(下城)之前就住在那里。所以电影里有提到, Brooklyn是the new New York(这里的纽约专指曼哈顿岛,即纽约郡,New York County)。但是接下一句台词就是,说这句话的人自己就住在Brooklyn。又是笑声一片。

顺便还想扯一下很多人可能会有的一个误解。有一首歌叫“New York, New York”,可能会有人以为连说两个纽约是为了强调对纽约的热爱,所以我们会看到类似“上海,上海”或“南京,南京”这样的模仿用法。但其实前一个纽约是 指纽约郡,后一个纽约指纽约州,这是一般写地址时的常用用法,就好像我们说“吉林省吉林市”一样。

上电影对纽约来说并不稀奇,这座永远生活在超现实中的伟大城市,早就在大银幕上被刻画、被描摹、被记录、被旁观、被崇拜、被毁灭以及重生了千 百次。去年Grand Central(大中央车站)曾经举办了一个图片展,展出了许多电影中的纽约影像。但是,那些展出的剧照中的建筑与街道,只是作为电影的背景存在而已。像 Sex and the City这样,让纽约如此细密地渗透在每一寸胶片中的电影,还是不多见的。

影片的海报上印了一句话,“get carried away”,用了Carrie的名字做双关。这其实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是Carrie和Mr. Big婚礼彩排时用来调侃Mr. Big的

Oops,我开始泄露剧情了,就此打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