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再次打了中国电影一记响亮的耳光。拍不出好片是钱不够?人家只花了不到30万美元,还不够国内片方雇水军刷屏。审查太严?有这个原因,但伊朗的审查比中国更严重。13钗没获奖是政治原因?美国连灭了伊朗的心都有,不照样把奖给了伊朗人?
分类: 关心世界
中国的互联网上不管什么类型的网站到最后都或多或少衍生出BBS的气质
中国的互联网上不管什么类型的网站到最后都或多或少衍生出BBS的气质。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的留言如此,人人和开心网也如此,就连豆瓣这样的网站都要突兀地加一个小组功能。微博客更不用说,传到中国后入乡随俗地加上跟贴评论,微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BBS,这是英文互联网没有的奇景。
侯孝贤电影《悲情城市》里
侯孝贤电影《悲情城市》里,光复后台湾人先是垂头丧气挂出白旗,因为他们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以为自己是日本人属战败国,第二天才知道自己是战胜国。身份认同困惑,这是台湾人与生俱来的悲情原罪。依我的观察,多年来大多数台湾人对这个没有问题的答案采取回避的态度,任何深究都会牵扯出历史的阵痛。
动车上电视正放甜蜜蜜
动车上电视正放甜蜜蜜,张曼玉对刚从大陆到港的黎明说:说普通话不一定是大陆人,不说广东话就一定是大陆人。电影上映后第二年香港回归,之后15年香港和大陆的互动日益密切,但再也找不到1997之前李翘和黎小军初相遇时那种朴素的情感。联系近期香港地铁事件引发的相关话题,不禁让人无限唏嘘。
美国电影市场成熟,不同类型的片子对应不同观众
美国电影市场成熟,不同类型的片子对应不同观众。少女电影《暮光之城》,观众全是中学女生,爱德华每次出场都引发全场尖叫;《性与城市》则是熟女电影,观众主流是躁动的熟女人妻。中国观影人群尚未细分,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常串场,动画电影观众皆是成人,少女电影观众也有很多中年熟男,真可谓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