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希拉莉和奥巴马在得州辩论。奥巴马在连赢11州之后气势如虹,的的确确如Anderson Cooper所说,”he looks very presidential now.” 相形之下希拉莉气势全无,目光里都透着怯意,最后结尾时居然收起仅剩的一点侵略性,拉着奥巴马说“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相信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有许多人在支持我们(大意)”。明显萌生退意。
相比竞选刚展开时她因为丢掉Iowa掉泪,这次的强颜欢笑和大度更加让人神伤,因为上次多少带点作秀和策略的成分,这次却是发自内心的黯然。一个月前,意气风发的本来是她,但是她的竞选阵营过于乐观,她的支持者中认为她将大胜的占绝对多数,却都忽略了奥巴马的蓄势待发。超级星期二后以希拉莉解雇拉丁裔竞选主席为界,形势急转直下,他则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了”look beyond Hillary”、考虑如何与共和党呼之欲出的候选人 John McCain扳手腕的资本。
因为,他不但连赢11州,而且在这些州里许多都是事先预计希拉莉会赢的地方。因为,她的核心支持者白人妇女也正在瓦解、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支持奥巴马,白人男子中支持两人的比例本来就差不多,而非裔中绝大多数是支持奥巴马的。更可怕的是,她的竞选资金主要来自富豪捐助,人家在投了大钱之后不太可能再捐;而他的资金,却是靠大学校园里的小孩子们5块、10块的积累,一天之内就可以筹得百万(典型的长尾效应),一旦需要,让这些小孩子再出10块、20块绝非难事。
昨晚的演讲,希拉莉全场表现乏善可陈,没有展现任何可以挽回形势的新东西。如FOX一个评论员所言,“她就像在背简历——我去过哪里,我做过什么事,我很有经验…”而这些,都是之前她千百遍重复的话,听起来无比地苍白无力。
希拉莉的竞选智囊,也一直没有针对奥巴马蛊惑性和煽动性极强的竞选口号“Change – We can Believe” 和其“美国需要改变,我能带来改变,我就是改变”的竞选理念,设计出有效的对策。一开始,希拉莉也提出,女性参选总统本身,就是改变,所以她也是改变。但是大概是害怕被指跟风,希拉莉没有坚定地与奥巴马抢夺对“改变”这个词的所有权,而是选用了“经验”,塑造自己从政经验丰富,直指奥巴马做参议员只有3年的软肋。但是这一策略的执行极不成功,没有深入阐述,反而正中奥巴马下怀。奥巴马的改变就是与过去说再见,希拉莉的丰富经验,不正是来自过去?简直就是往别人枪口上撞。
选战之初,有媒体用“She is so yesterday”做封面标题,却没有让希拉莉竞选阵营警醒。希拉莉曾经质问奥巴马,你没有经验,谈何改变?如果她顺着这句妙语深入阐发,或许可在奥巴马企图装下整个世界的改变之网中扯开一个口,可惜,她没有。
对奥巴马另一个致命的弱点——擅长演讲却避谈实事,希拉莉偶有触及,却没有穷追猛打。媒体爆出奥巴马的一次演讲”Just Words”使用数年前另一人政客的讲稿,希拉莉没有指出这恰恰说明奥巴马只会夸夸其谈,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讥讽(”if your campaign relies on words then it must be your own words”,大意),因而一个很好的反击机会白白浪费,反而为自己收获嘘声。
女人不是不能成为国家元首,但是希拉莉正在逐渐暴露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弱点,那就是她还不够强硬。和真正的铁娘子相比,她的性格里多了很多”柔”的成分。昨晚主持人让希拉莉评价奥巴马,本来是很好的攻击对方的机会,她却放过,大谈自己优点而不谈对方不足。正是这一点,让本来可以成为她竞选关键的女性选民,也开始流失。纽约一家出版社就组织了30个女作家,每个人写一篇文章说明自己不喜欢希拉莉的理由,然后结集出版。这些理由五花八门,对她的着装、品味等横加挑剔,当然当年轰动全球的克林顿绯闻也在其列 – She married Bill Clinton; She stayed married to Bill Clinton; She is still married to Bill Clinton.可是在我看来,这些理由背后的原因是,伪女权主义者害怕她的女权,非女权主义者认为她太过女权,而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又认为她不够女权。
奥巴马旋风在全美越刮越烈,越来越像一个邪教。信教的主体是20来岁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人是被这股旋风被动俘获——比如,在苛求“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的美国社会,在不少白人男子的潜意识里,不选希拉莉大概没有什么,可是不选奥巴马那就是政治不正确。奥巴马挟这种Political Correctness号令天下,再为其罩上一个“改变”的激动人心的光环,就连我这样一个极端支持希拉莉、其实又没有投票权彻底与这件事无关的旁观者,有时候都会觉得奥巴马开的这个party好热闹,不去参加有点可惜。
对于希拉莉来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有得州和俄亥俄两根救命稻草而已。Will she stage a comeback?我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但说实话,希望真的不大。
不过,奥巴马果真胜出的话,接下来的戏也会很好看。老迈的John McCain,年龄上几乎可以做46岁的奥巴马的祖父。希拉莉和奥巴马这个组合,一方以少数族裔身份出场,一方以女性身份出场,两人之间并没有直接冲撞的战场。但McCain和奥巴马这个组合,则可在年龄问题上直接交锋。如果出身军人世家、曾经在越战中做过几年战俘、忍受非人折磨的退伍老兵McCain最后当选,他将是史上最老的总统。希拉莉的经验镇不住奥巴马,更有经验的McCain却很有可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