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美国时代的世界

世界最高的建筑在台北,下一个将出现在迪拜;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北京;世界最大的炼油厂正在印度兴建;世界最大的客机由欧洲制造;世界最大的投资 基金在阿布扎比;世界最大的电影工业是印度宝莱坞,而不是美国好莱坞;世界最大的赌场在澳门,那里的赌博业收入去年已经超过了拉斯维加斯。全世界十大富翁 只有两个美国人……

这是新闻周刊(Newsweek)编辑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的新书《后美国时代的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里描绘的当今世界图景。如题所述,他把今天的世界称为“后美国世界”。

指出世界不再由美国统治的同时,Fareed Zakaria也指出,美国仍然走在世界的前面。他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50年代以来国际暴力水平最低最和平的时期。他写道,中国只有20颗能击中美国的核导弹,我们却有830颗核导弹能击中中国,到底谁要担心谁?

对中国人来说,这个道理浅显易见;但可悲的是,大多数美国人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美国人可悲的地方在于他们仍然保留着冷战思维,当共产主义这个词在 中国几近绝迹的时候,美国的电视报纸上提到中国,仍然言必称“communist China”。中国人性格中的功利主义,让我们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缠,而美国人却显然缺少这样的智慧,这样的思维定势,是他们永远的盲点。这样的思维定 势,再加上傲慢和道德优越感,就是西方世界对中国滥加抨击的深层原因。

除此之外,作者的其他观点也非常客观。比如他说,过去崛起的强权,通常都致力于发展军事、推翻旧秩序、创造自己的帝国;但自从日本和德国在六七十年 代崛起以来,大多数新兴强权都是选择在旧秩序里找到自己的角色——今日的中国和印度也是如此。那些持中国威胁论的人,真的好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所以,尽管《后美国时代的世界》仍然不可避免地充斥西方中心论的基调,但能有这样的认识,已经难能可贵。

链接

1. 扎卡里亚的个人网站
2. 《后美国时代的世界》一书节选
3. 卓越亚马逊上该书的页面

《后美国时代的世界》有一个想法

  1. 少一些霸权主义,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和平和发展才是当今唯一的主题。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多一些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好地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