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到侠。

一个小师妹把MSN上的名字改成“Where is my spiderman”。存心逗她,于是问,你在找你的蜘蛛精吗?

把人人众望所归的大英雄spiderman叫做精,当然只是玩笑,没有任何对蜘蛛侠不恭敬的意思。其实真要细究,蜘蛛精固然不妥,蜘蛛侠却也略失偏颇。直译的话,该叫蜘蛛人,但是中国人断不会用那么平淡的称谓,从人到侠再到精,存在着两种文化体系、两种思维方式的细微差异。

中国人历来对名号十分看重,姓名用字向来考究,往往寄托着父母的殷切期望。但有的时候又担心大名起的过于响亮惊动上天,于是再弄个不入大雅之堂的小名,以显示这本是寻常人家阿猫阿狗,但求泯然众人安度百年。这是典型自欺欺人、欲盖弥彰的中国式智慧。

名字名字,名之外,还要有字,所以西方人对中国古人的名字最头疼,搞不懂为什么诸葛亮又叫诸葛孔明。还要有号,那更是一种标榜,或者是在某个方面达到别人望尘莫及的高峰后群众自发授予的荣誉称号。文人骚客通常会用自己书房的名字做号,比如“饮冰室主人”。武侠小说里的武林中人都有响亮名号,凭此便可以走遍江湖,最有名的例子当然是东方不败,就算你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蹂躏妇女,也可以大言不惭地号称采花大盗。起名号通常只是中产阶级才能享有的隐性特权。不妨假设一个农民因为养猪养的好号称“东方猪神”,那只会被人当成寿斗。

兴许是我孤陋寡闻,印象里好象找不到一个可以和侠精确对应的英文单词。Chivalry(骑士精神) 用来翻译“侠义”还勉强可以对付,但一旦侠用来做为名号的后缀指称某个具体的人,比如“XX侠”,就只能用汉语拼音来说明了,因为西方人没有这样称呼人的习惯。他们不喜欢对人做归类,而中国人动辄上纲上线。你成了英雄,你是侠,你就不再是人了,你就与芸芸众生清晰划出界限,你就要接受众生的顶礼膜拜。这兴许也能解释为什么在中国总是进行着一波又一波的造神运动。

类似侠这样的词,中文里还有好多。写诗写得好叫诗圣、诗仙,炒菜炒得好叫食神,精通药术那就叫药王。你不是侠圣仙王,那你就是精怪盗妖。在别的文化体系里,很少有象中文这样对人有如此繁多的称呼,而这些称呼本质上都指认着一点:不是人。在中国文化里,“人”这个字,从来都没有大写过。人是一种最卑微最没有质感的存在。是人就不会被关注,一旦被关注,那你就不是人。在这里,中国文化完成了一个自圆其说的华丽转弯,既维护了排斥个人英雄主义的传统,又不致违背人民对英雄的渴望和需求。

而对西方人,尤其是对美国人来说,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转弯,因为英雄首先是人。所以,Spiderman就是spider+man,而不必添加别的冠冕堂皇的后缀。在电影蜘蛛侠2里,蜘蛛侠奋力用身躯拖住失控而急速行驶的火车,最后累昏过去,一个中年人上来抱住他,惊讶地说了一句: He is still a kid. Younger than my son. 在中国文化里,这样的行为,大概会被视为对英雄的亵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